心理健康课感悟:学会接纳,拥抱真实的自己357


最近参加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课程,受益匪浅。三十个字难以概括全部感悟,但若要精炼,我想说:学会接纳,拥抱真实的自己,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与平静。 这短短一句话,却蕴含着我在这段学习旅程中最大的收获。

过去,我一直活在一种“完美主义”的阴影下。我努力追求学业上的优异成绩,工作上的高效产出,人际关系上的和谐融洽。为了达到这些“完美”的标准,我不停地鞭策自己,苛求自己,即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内心也常常充斥着焦虑和不安。我害怕失败,害怕被别人否定,害怕不被认可,这种害怕最终演变成了对自己的否定和压抑。

课程中,老师强调了“自我接纳”的重要性。她指出,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,我们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,完美的标准并不存在。与其追求虚无缥缈的完美,不如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,接纳自己的真实感受,包括那些负面情绪,例如焦虑、悲伤、愤怒等等。这些情绪并非洪水猛兽,它们是人生的一部分,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经历的体验。

老师通过一些案例分析,讲解了如何进行自我接纳。例如,一位学员因为工作失误而感到深深的自责和焦虑,老师并没有简单地安慰她,而是引导她去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,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,并让她认识到犯错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,每个人都会犯错,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,而不是被错误打倒。

课程中也提到了认知行为疗法(CBT)的一些技巧。CBT的核心思想是帮助人们识别并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。很多时候,我们的负面情绪并非源于客观现实,而是源于我们对现实的错误解读。例如,我们可能会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败而过度放大负面感受,认为自己一无是处,从而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之中。CBT可以帮助我们识别这些不合理的思维模式,并用更理性、更积极的思维方式来替代它们。

除了学习理论知识,课程也注重实践环节。我们进行了小组讨论、角色扮演等活动,在互动中学习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,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,如何处理冲突。在这些活动中,我逐渐意识到,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不意味着咄咄逼人,而是需要学会尊重他人,理解他人的感受,并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。

课程还强调了寻求帮助的重要性。很多时候,我们可能无法独自克服心理困境,这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是必要的。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,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,处理自己的情绪,克服心理障碍。这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,恰恰相反,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,是对自己身心健康负责的表现。

通过这系列的心理健康课程,我逐渐学会了接纳自己的不完美,拥抱自己的真实感受。我不再苛求自己必须做到完美,而是允许自己犯错,允许自己有情绪波动。我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,学会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,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,而不是盲目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标准。

我明白了,真正的幸福不是来自外界的认可,而是来自内心的平静和满足。当我们学会接纳真实的自己,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,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与平静。这不仅是心理健康课程带给我的感悟,也是我未来生活的指引。

课程结束后,我依然会定期进行自我反思,练习课程中学习到的技巧,并不断努力,去成为一个更加完整、更加真实的自己。我相信,只要坚持下去,我就能拥有更加健康、更加幸福的人生。

最后,我想再次强调,关注心理健康,并非是脆弱的表现,而是一种对生命负责的态度。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,拥有一个积极阳光的生活。

2025-08-02


上一篇:守护心灵花园: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容忽视

下一篇:海南心理健康师考试冲刺指南:考前强化策略及重点知识梳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