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儿园小班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教案:快乐的小雨点188


教学目标:

1. 认知目标:了解一些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方法,初步建立安全意识,知道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。

2. 情感目标:感受安全和被爱的快乐,体验积极情绪,建立自信心,乐于表达自己的感受。

3. 行为目标:能初步辨别危险情况,会寻求帮助,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,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。

教学准备:

1. 多媒体课件(包含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动画,例如快乐的小雨点、下雨时躲雨的场景、陌生人接近的场景等)。

2. 雨伞若干(可以用彩色卡纸制作)。

3. 故事图片或绘本(例如关于安全和友谊的故事)。

4. 奖励贴纸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导入 (5分钟)

播放一段轻快的音乐,老师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做简单的律动,活跃课堂气氛。然后,老师出示一些与雨有关的图片,引导小朋友们回忆下雨天的感受,例如:“下雨天,你是什么感觉?开心吗?害怕吗?为什么?” 鼓励小朋友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。

二、新课讲解 (20分钟)

(一) 快乐的小雨点:情绪的表达

老师播放多媒体课件,讲述“快乐的小雨点”的故事:小雨点们有的开心快乐地跳舞,有的因为下雨天大家不能出去玩而感到沮丧。通过故事,引导小朋友们理解不同的情绪,例如快乐、悲伤、生气等等。让小朋友们尝试用肢体语言或简单的语言表达这些情绪,例如:快乐时可以拍拍手、跳跳脚;悲伤时可以轻轻地抱抱自己;生气时可以深呼吸。

(二) 安全的小雨点:自我保护

老师展示下雨天躲雨的图片,引导小朋友们讨论:下雨天应该怎么保护自己?例如,要穿雨衣、打伞,不能在雨中玩耍太久,避免淋雨感冒。 以此过渡到生活中其他安全问题:

1. 陌生人:播放课件,展示陌生人接近的场景。讲解如何应对陌生人:不和陌生人说话,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或玩具,如果遇到危险要大声呼救,寻求大人的帮助。可以进行角色扮演,让小朋友们练习如何应对陌生人。

2. 危险物品: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危险物品图片(例如刀子、火柴等),教育小朋友们不要随意触碰危险物品,并告诉他们遇到危险物品应该怎么做,例如告诉爸爸妈妈或者老师。

3. 交通安全: 讲解简单的交通安全知识,例如红灯停、绿灯行,过马路要看清左右,不能在马路上玩耍等。可以使用图画或视频进行辅助讲解。

三、活动体验 (15分钟)

1. “我的情绪雨伞”: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彩色卡纸,让他们在上面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,并把这张卡纸做成雨伞。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情绪画在雨伞上,例如快乐的太阳、悲伤的雨滴等等。通过这个活动,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。

2. “安全小卫士”游戏:老师模拟一些危险场景,让小朋友们判断哪些是危险的,并尝试说出应对方法。例如,老师模拟一个陌生人靠近,小朋友们需要大声喊“救命”并跑开。

四、总结 (5分钟)

老师引导小朋友们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,并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。对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小朋友给予奖励贴纸,并再次强调安全的重要性。 老师可以提问:“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安全知识?你最喜欢哪个游戏?” 鼓励小朋友们积极回答。

五、延伸活动:

1.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关于安全和情绪管理的绘本。

2.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一些角色扮演游戏,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同的情境。

3. 可以制作一个“安全小贴士”的宣传板,放在教室里,让小朋友们随时可以查看。

教学反思:

本教案注重趣味性与互动性,采用故事、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,让小班幼儿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心理健康安全知识。 在实际教学中,可以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行适当调整。 例如,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,调整一些教学内容,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。

2025-07-07


上一篇:呵护心灵,拥抱健康:我的心理健康300字行动指南

下一篇:筹备与反思:一次难忘的心理健康活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