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健康沟通团体课教案:提升沟通技巧,促进心理和谐12


本教案旨在帮助参与者提升沟通技巧,促进心理健康,并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。课程面向大众,尤其适合希望改善沟通能力、解决人际冲突、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群体。课程设计注重实践性和互动性,鼓励参与者积极参与,分享经验,共同学习成长。

一、课程目标:

1. 了解有效的沟通技巧,包括积极倾听、清晰表达、非暴力沟通等。

2. 识别并克服沟通障碍,例如负面情绪、偏见、误解等。

3. 学习处理冲突的技巧,建设性地解决人际矛盾。

4. 提升自我认知能力,更好地理解自身情绪和行为。

5. 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,增强归属感和安全感。

6. 提升心理健康水平,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。

二、课程内容(共6次课程,每次2小时):

第一节:认识沟通与心理健康

(1) 沟通的定义及重要性:探讨沟通在人际关系、工作生活中的作用,以及良好的沟通对心理健康的影响。

(2) 沟通模式的类型:介绍不同类型的沟通模式(例如:被动、攻击、被动攻击、积极),并分析其优缺点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。

(3) 小组讨论:分享个人沟通经验,识别自身沟通模式。

(4) 作业:记录一周内不同沟通情境的感受和反思。

第二节:积极倾听的技巧

(1) 积极倾听的定义及步骤:讲解积极倾听的关键要素,包括关注、理解、回应。

(2) 肢体语言的重要性:学习如何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关注和理解。

(3) 练习:分组练习积极倾听,并给予反馈。

(4) 角色扮演:模拟真实的沟通场景,练习积极倾听。

(5) 作业:练习一周内在不同情境下运用积极倾听。

第三节:清晰表达的技巧

(1) 清晰表达的原则:学习如何准确、简洁、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。

(2) “我”式表达:学习如何使用“我”式表达来避免指责和攻击。

(3) 非暴力沟通 (NVC):介绍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:观察、感受、需要、请求。

(4) 练习:小组练习“我”式表达和非暴力沟通。

(5) 作业:练习一周内运用“我”式表达和非暴力沟通。

第四节:处理冲突与矛盾

(1) 冲突的来源及类型: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,以及不同类型的冲突。

(2) 建设性冲突解决策略:学习如何运用沟通技巧来解决冲突,例如:妥协、协商、调解。

(3) 案例分析:分析真实的冲突案例,学习如何运用所学技巧解决问题。

(4) 角色扮演:模拟冲突场景,练习冲突解决技巧。

(5) 作业:记录一周内如何运用所学技巧处理冲突。

第五节:情绪管理与沟通

(1) 情绪识别的技巧:学习如何识别和理解自身及他人的情绪。

(2) 情绪调节的策略:学习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调节负面情绪。

(3) 情绪在沟通中的作用:分析情绪如何影响沟通效果。

(4) 小组讨论:分享情绪管理经验和技巧。

(5) 作业:记录一周内情绪变化及应对策略。

第六节:巩固与拓展

(1) 回顾总结:回顾课程内容,并进行小组讨论。

(2) 案例分享:分享参与者在生活中运用所学技巧的案例。

(3) 未来规划:制定个人沟通技巧提升计划。

(4) 资源推荐:推荐相关的书籍、网站和APP。

(5) 结业分享:分享学习心得及体会。

三、教学方法:

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,包括讲授、讨论、角色扮演、案例分析、小组活动等,以增强学习效果和参与者的积极性。

四、评价方式:

课程评价将结合课堂参与度、作业完成情况、小组讨论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。

五、预期效果:

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参与者将能够提升沟通技巧,有效处理人际冲突,增强自我认知能力,并提升心理健康水平,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。

2025-05-17


上一篇:疫情期间如何守护你的心理健康:实用指南及应对策略

下一篇:走出阴霾,拥抱阳光:一份关于心理健康的心灵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