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健康主题班会:青春期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267


同学们好!今天我们班级的主题班会围绕“心理健康”展开,这是一个非常重要,却又常常被忽视的话题。青春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,充满了机遇和挑战,同时也伴随着各种心理压力和困惑。希望通过今天的班会,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,学习一些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,拥有更健康快乐的青春。

一、 活动流程:

(一) 破冰游戏 (5分钟): 我们先从一个轻松的破冰游戏开始,拉近彼此距离,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。游戏内容可以是“你画我猜”或者“共同回忆”等,鼓励大家积极参与,分享快乐。

(二) 主题导入:青春期心理特点及常见问题 (10分钟): 由班主任或心理老师引导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青春期的心理特点,例如情绪波动大、自我意识增强、对未来充满迷茫等等。并列举青春期常见的几个心理问题,比如学习压力、人际关系冲突、焦虑、抑郁等,让同学们初步了解这些问题,消除误解和恐惧。

(三) 小组讨论:分享与倾听 (20分钟): 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,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:
1. 你在青春期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心理压力或困惑?
2. 你是如何应对这些压力的?有效吗?
3. 你觉得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?
4. 你认为学校或家庭可以为我们提供哪些帮助?

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同学作为发言代表,在班会上分享讨论结果。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,相互倾听,互相理解和支持。在这个环节中,老师需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,适时给予引导和总结。

(四) 专家讲解: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 (15分钟): 邀请学校的心理老师或相关专家进行讲解,内容可以包括:
1. 压力管理技巧:例如深呼吸练习、放松训练、积极思维方式等。
2. 情绪调节方法:例如理性情绪疗法、认知行为疗法等简单易懂的方法。
3. 人际交往技巧: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,处理人际冲突。
4. 寻求帮助的渠道:例如学校心理咨询室、家长、老师、朋友等。

专家讲解应注重互动性,鼓励同学们提出问题,并给予专业的解答。

(五) 案例分析:提升认知 (15分钟): 通过一些真实或虚构的案例分析,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,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。 案例选择应贴近学生生活,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。 例如,可以分析一个同学因为考试失利而焦虑的案例,探讨如何帮助他走出困境。

(六) 活动总结与反思 (5分钟): 班主任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,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,鼓励同学们积极关注自身心理健康,养成良好的心理卫生习惯,并在遇到问题时勇于寻求帮助。 引导同学们进行自我反思,思考如何将今天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。

(七) 班会结束,填写反馈表 (5分钟): 发放反馈表,让同学们对本次班会进行评价,为以后的活动改进提供参考。

二、 班会准备工作:

1. 确定班会主题和内容。
2. 准备相关资料,包括PPT、视频、案例等。
3. 布置会场,营造良好的氛围。
4. 邀请学校心理老师或相关专家参与。
5. 制作反馈表,收集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。

三、 注意事项:

1. 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,让同学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。
2. 尊重每一位同学的隐私,保护他们的个人信息。
3. 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,要认真对待,给予专业的解答。
4. 班会结束后,要做好后续跟踪工作,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状况。

希望通过这次主题班会,同学们能够更加重视心理健康,学会自我调适,拥有一个积极乐观、健康快乐的青春! 记住,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,我们都关心着你,需要你的时候,请勇敢地向我们寻求帮助!

2025-05-16


上一篇: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?从家庭到国家,构建心理健康防护网

下一篇:疫情阴影下的心灵守护:国民心理健康应对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