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心理健康月活动策划方案:守护心灵,绽放青春255


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,也是心理压力相对集中的时期。学业压力、人际关系、就业焦虑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。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,构建和谐积极的校园氛围,我们特此制定大学心理健康月活动策划方案。

一、 活动主题: 守护心灵,绽放青春

二、 活动时间: (建议选择一个月份,例如:每年的11月作为心理健康月)

三、 活动目标:

1. 提升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,普及心理健康知识。

2. 营造积极健康、关爱互助的校园心理氛围。

3. 建立便捷的心理咨询和帮助渠道,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。

4. 提升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。

四、 活动内容及安排:

(一) 宣传教育阶段 (活动前一周):

1. 线上宣传: 利用学校官网、微信公众号、学生论坛等平台,发布心理健康知识科普文章、宣传海报、视频等,营造活动氛围,提高活动的知晓率。内容涵盖压力管理、情绪调节、人际交往、睡眠保健等方面,并附带相关资源链接,如心理咨询热线、在线心理测评等。

2. 线下宣传: 在校园内张贴海报、横幅,设置宣传展板,展示心理健康知识和活动安排。在食堂、图书馆等人员密集场所放置宣传单页,方便学生获取信息。

3. 主题征集: 开展“我心中的心理健康”主题征集活动,鼓励学生以绘画、书法、诗歌、散文等形式表达对心理健康的理解,优秀作品将在活动期间进行展出。

(二) 主题活动阶段 (活动期间):

1. 心理健康讲座: 邀请心理学专家或资深心理咨询师进行专题讲座,主题可以包括:压力管理技巧、情绪调控方法、人际关系处理、睡眠障碍的应对、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等。讲座形式可以多样化,例如:互动式讲座、案例分析、小组讨论等,提高学生参与度。

2. 心理健康测试及咨询: 设置心理健康测试点,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心理健康测试服务,并根据测试结果,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指导。可以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测试,保护学生的隐私。

3. 心理健康主题活动: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,例如:心理健康知识竞赛、心理剧表演、团体心理辅导活动、减压体验活动(如:瑜伽、冥想、手工制作等)。这些活动旨在以轻松愉悦的方式,帮助学生学习和实践心理健康知识,提升自我调节能力。

4. 心理电影赏析: 选择一些具有积极意义、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心理健康主题电影进行播放和集体观影,并进行后续的讨论和交流。

5. 朋辈互助活动: 培训一批心理健康朋辈志愿者,为其他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,建立学生间的互助网络。

(三) 总结反馈阶段 (活动结束后):

1. 活动总结: 对本次心理健康月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,分析活动的成效和不足之处,为以后的活动改进提供参考。

2. 反馈收集: 通过问卷调查、座谈会等方式,收集学生对本次活动的意见和建议,不断完善活动内容和形式。

3. 成果展示: 将活动期间优秀作品、活动照片、活动总结等进行整理,制作成电子相册或宣传视频,在学校官网和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展示,扩大活动的影响力。

五、 活动经费预算: (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经费预算表,包括宣传材料费用、讲师邀请费用、活动场地租赁费用、奖品费用等)

六、 人员分工: (需明确各部门及负责人的职责,确保活动顺利进行)

七、 应急预案: (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应急预案,例如:活动场地突发状况、学生突发心理危机等)

八、 活动评估: 活动结束后,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,评估指标包括:参与人数、学生满意度、知识掌握程度、心理健康状况改善程度等。通过评估结果,改进未来的活动方案,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。

本方案仅供参考,具体活动内容和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。希望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月活动,能够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,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,为建设和谐校园贡献力量。

2025-05-06


上一篇:心理健康体检,一次与内心对话的旅程

下一篇:心理健康问询情况记录表详解及应用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