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班情绪主题心理健康教案121


一、活动目标1. 了解情绪的多样性,认识快乐、生气、悲伤、害怕等基本情绪。
2. 初步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,培养情绪感知能力。
3. 尝试运用简单的方法调节情绪,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。

二、活动准备1. 情绪图片或表情符号
2. 小镜子
3. 音乐(优美、激昂、哀伤、惊悚)
4. 创设温馨、放松的活动环境

三、活动过程(一)导入:情绪大转盘
1. 教师拿出情绪图片或表情符号,摆成一个转盘。
2. 请幼儿围成圈,教师转动转盘,让幼儿观察转盘上的情绪。
3. 讨论:转盘上都有哪些表情?这些表情代表什么情绪?
(二)认识情绪:我的小脸谱
1. 发给每位幼儿一个小镜子。
2. 教师播放不同情绪的音乐,让幼儿对照镜子,观察自己的表情。
3.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看到的、感受的情绪,并与同伴分享。
(三)情绪角色扮演:我会演
1. 分组表演:将幼儿分成若干组,每组分配一个情绪(如快乐、生气、悲伤、害怕)。
2. 鼓励幼儿通过动作、表情、语言等方式表演所分配的情绪。
3. 其他幼儿观看并猜一猜他们表演的情绪是什么。
(四)调节情绪:魔法袋
1. 准备一个袋子,里面装有能调节情绪的物品,如气球、彩纸、沙袋、毛绒玩具等。
2. 当幼儿出现负面情绪时,引导他们从袋子中选择物品。
3. 通过玩气球、撕彩纸、拍打沙袋等方式帮助幼儿调节和释放情绪。
(五) 分享情绪:开心树
1. 在白纸上画一棵大树,取名为“开心树”。
2. 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、线条在树上画出自己的情绪。
3.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情绪,并互相安慰和鼓励。
(六)活动结束:情绪大合唱
1.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《情绪大合唱》或其他关于情绪的歌曲。
2. 通过唱歌的形式总结本次活动,巩固幼儿对情绪的认识和理解。

四、活动反思本次活动通过多种形式,帮助幼儿了解和识别自己的情绪,培养他们的情绪感知能力。活动中,幼儿积极参与,通过角色扮演和调节情绪的方式,体验了不同情绪的感受和调节方法。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,促进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。

2024-12-13


上一篇:心理健康生活课程:全方位提升你的心理健康

下一篇:初中生心理健康主题绘画教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