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研心理学之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78


一、教案概要

课程名称:心理健康教育

适用对象:考研心理学考生

授课时间:10学时

授课方式:理论授课、案例分析、小组讨论

二、教学目标

知识目标:
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、原则和方法。
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史。
熟悉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和评估技术。

能力目标:
能够设计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计划。
能够对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估。
能够利用咨询技巧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。

态度目标:
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观。
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。
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。

三、教学内容第1学时:心理健康教育概述
* 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、原则和方法
*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史
*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
第2-3学时: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
* 个体干预策略:认知行为疗法、人际关系疗法
* 团体干预策略:心理动力取向团体、支持小组
* 社会干预策略:社会支持系统、环境改造
第4-5学时: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技术
* 定性评估方法:访谈、观察
* 定量评估方法:问卷、量表
* 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原则和标准
第6-7学时: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领域
*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:校园欺凌、考试焦虑
*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:心理危机干预、老年人心理健康
* 职场心理健康教育:职业倦怠、压力管理
第8-9学时:心理健康咨询技巧
* 咨询的伦理原则和基本技巧
* 来访者中心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和应用
* 危机干预技巧
第10学时:心理健康教育的未来发展
* 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势:预防为主、科技赋能
* 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和应对策略
*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发展

四、教学方法

理论授课: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、原则和方法。

案例分析:通过分析案例,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应用。

小组讨论:组织学生分组讨论,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。

角色扮演:让学生扮演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,体验心理咨询的过程。

五、考核方式

平时成绩:出勤、课堂表现、小组讨论参与度

期末考试:理论考试、案例分析考试

六、参考文献
胡建波、王美霞. (2019). 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方法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。
何林、徐卓. (2018).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. 上海: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。
美国心理学会. (2017). 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南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。

2024-12-13


上一篇:心理健康手绘画植树——用艺术滋养心灵

下一篇:北京心理健康老师工资是多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