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活动教案:自信心培养285


活动目标:
帮助幼儿认识什么是自信,了解自信对于自己的重要性。
培养幼儿勇于尝试、敢于表现的自信心。
让幼儿体验成功带来的愉悦感,进一步提升自信水平。

活动准备:
镜子
图片或视频素材,展示自信和不自信的表现
音乐

活动过程:一、导入活动
1. 出示镜子,让幼儿照一照自己,说出自己的名字和特点。
2. 讨论:"如果你是一位自信的人,你会是什么样子?"
二、认识自信
1. 播放图片或视频素材,展示自信和不自信的表现。
2.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,理解自信的表现形式,如:目光坚定、声音响亮、身体挺拔等。
3. 总结什么是自信:对自己和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认识和肯定。
三、培养自信
1. 带领幼儿做自信宣言:"我是最棒的!"
2. 组织幼儿进行小游戏:"勇敢的心",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大声说出自己的优点或目标。
3. 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各种活动,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。
四、体验成功
1. 创设趣味活动,如:绘画、唱歌、手指游戏等。
2. 设置不同的难度,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挑战。
3. 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,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。
五、提升自信
1. 回顾活动,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表现和感受。
2. 引导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努力,增强自信心。
3. 建议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尝试、多表现,不断提升自信水平。

活动反思:本次活动有效地帮助幼儿认识自信、培养自信和体验成功,达到了预期的活动目标。在活动中,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,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,促进了幼儿心理健康发展。
为了进一步提升活动效果,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完善:
* 增加活动中的实践环节,让幼儿有更多机会进行自信表现。
* 加强家园合作,鼓励家长在家庭环境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。
* 关注个别幼儿的心理需求,对自信心较弱的幼儿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。

2024-12-13


上一篇:如何高效克服厌学情绪,打造健康学习心态

下一篇:审视校园心理健康:摄影作品的深刻视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