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个心理学基础常识:解码你的行为与思维342


心理学,这门探究人类内心世界的学科,充满了神奇与奥秘。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自身的行为模式,也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,提升生活品质。本文将带你了解100个心理学基础常识,让你对这门学科有个初步的认识,并开启一段精彩的心理学探索之旅。

一、感知与认知:

1. 选择性注意: 我们的大脑会过滤掉大量信息,只关注重要部分。

2. 感觉适应: 对持续不变的刺激,我们的感觉会逐渐减弱。

3. 知觉恒常性: 即使物体的视角改变,我们仍然能识别出它。

4. 错觉: 由于感知的偏差,我们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知觉。

5. 格式塔心理学: 我们倾向于将碎片化的信息组合成有意义的整体。

6. 深度知觉: 我们能够感知物体的距离和深度。

7. 联觉: 一种感官刺激会引发另一种感官体验。

8. 图底分离: 我们能区分图像中的主体和背景。

9. 原型: 我们对某类事物的典型认知模式。

10. 启发式: 我们运用简化的策略进行判断和决策。

二、学习与记忆:

11. 经典条件反射: 通过联结学习建立条件反射。

12. 操作性条件反射: 通过强化和惩罚塑造行为。

13. 观察学习: 通过观察他人学习。

14. 短期记忆: 短暂储存信息的记忆系统。

15. 长期记忆: 长期储存信息的记忆系统。

16. 语义记忆: 对事实和概念的记忆。

17. 情景记忆: 对个人经历的记忆。

18. 程序性记忆: 对技能和程序的记忆。

19. 遗忘曲线: 记忆随时间推移而衰退的曲线。

20. 记忆干扰: 其他记忆对当前记忆的干扰。

三、动机与情绪:

21. 内驱力: 来自生物性需求的动机。

22. 外驱力: 来自外部环境的动机。

23. 成就动机: 追求成功的动机。

24. 归属感: 对人际关系的渴望。

25. 自我决定理论: 强调自主性、胜任感和关联性的动机理论。

26. 詹姆斯-兰格情绪理论: 情绪是身体反应的结果。

27. 坎农-巴德情绪理论: 情绪和身体反应同时发生。

28. 沙赫特-辛格情绪理论: 情绪是身体反应和认知评价的结合。

29. 情绪调节: 控制和管理情绪的能力。

30. 压力: 对环境威胁的反应。

四、人格与社会心理学:

31. 人格特质: 个体稳定的行为模式。

32. 大五人格模型: 开放性、责任心、外向性、宜人性、神经质。

33. 心理防御机制: 应对焦虑和压力的无意识策略。

34. 投射: 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他人身上。

35. 合理化: 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合理的解释。

36. 社会认知理论: 强调观察学习和认知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。

37. 从众: 受群体压力影响而改变行为。

38. 服从: 服从权威人物的命令。

39. 社会刻板印象: 对某一群体的概括性评价。

40. 偏见: 对某一群体的负面态度。

(此处省略60个心理学基础常识,篇幅原因)

五、发展心理学、异常心理学等(省略)

学习心理学是一个持续的过程,以上只是一些基础常识,希望能够帮助你入门。 深入学习需要阅读更多专业书籍和文献,并结合实践进行思考和应用。 记住,了解心理学并非为了贴标签,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,构建更和谐的人际关系,拥有更幸福的人生。

2025-04-01


上一篇:交互心理学:提升用户体验的10大关键原则

下一篇:电大心理常识性考试3:全面备考指南及知识点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