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障飞行安全,守护航空心理健康214


民航业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性产业,始终高度重视飞行员及其他航空人员的心理健康。为加强对航空人员心理健康工作的指导,确保民航安全,现发布《民航心理健康通知》。

一、认清心理健康的重要性

航空人员工作环境复杂,工作任务繁重,心理压力较大。如果不重视心理健康,可能会导致出现心理障碍,影响航空安全。因此,加强航空人员心理健康工作,对于保障飞行安全、维护航空秩序、提升服务品质至关重要。

二、建立心理健康管理体系

各航空公司、机场等民航单位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管理体系,明确心理健康管理责任,指定专人负责心理健康工作。配备必要的专业人员和设施,为航空人员提供心理咨询、心理疏导、心理援助等服务。

三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

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和培训,提高航空人员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,增强其识别和应对心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。鼓励航空人员积极参加心理健康培训,提升自我调节和心理干预能力。

四、完善心理健康筛查制度

建立心理健康筛查制度,对航空人员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筛查,及时发现和干预存在心理问题的航空人员。筛查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状况、应激反应、职业满意度等方面。

五、开展心理危机干预

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,制定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预案,对航空人员在突发事件中出现的心理危机及时进行干预。提供必要的专业心理服务,帮助航空人员稳定情绪、恢复心理平衡。

六、注重心理健康信息保密

保护航空人员心理健康信息保密,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。心理健康服务提供者在进行心理评估、咨询和干预时,应遵守保密原则,维护航空人员的隐私权。

七、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

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,为航空人员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、合理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。加强对航空人员的关怀和支持,注重其身心健康,减轻其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。

八、加强与外部资源的合作

加强与相关医疗机构、心理咨询机构、社会团体等外部资源的合作,形成心理健康服务网络。在必要时,为航空人员提供转诊、就诊、康复等心理健康服务。

九、责任追究

各级民航单位及其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航空人员心理健康工作,加强监督检查,严肃追究未履行心理健康管理职责、不按规定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和干预等责任。

保障飞行安全,守护航空心理健康,是民航业义不容辞的责任。各民航单位要严格按照本通知要求,扎实开展航空人员心理健康工作,为民航安全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
2025-01-09


上一篇:安徽心理健康教学

下一篇:寒亭区心理健康图标:呵护心中绿洲,共筑心灵家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