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儿情绪管理与引导:中班教案169


教学目标:* 认识并辨识基本情绪(高兴、难过、生气、害怕)
* 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和影响
* 掌握一些自我情绪管理策略
* 培养同理心和社会性交往能力

活动准备:* 情绪表情图卡(高兴、难过、生气、害怕)
* 绘本《情绪小怪兽》
* 情境图片或实物(如玩具、食物、人物)
* 音乐(欢快、悲伤、愤怒、紧张)
* 纸笔或绘画工具

活动过程:

一、导入活动:* 播放欢快的音乐,让幼儿自由律动。
* 提问:“你有没有过高兴的时候?是什么让你觉得高兴?”

二、认识基本情绪:* 展示情绪表情图卡,让幼儿辨识和描述各情绪。
* 讨论情绪产生的原因,如“高兴是因为得到新玩具”、“难过是因为失去心爱的物品”。

三、情境体验:* 展示情境图片或实物,让幼儿猜测人物的情绪。
* 播放相应的情绪音乐,帮助幼儿感受不同情绪的氛围。
* 讨论情境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原因。

四、阅读绘本:* 阅读绘本《情绪小怪兽》,帮助幼儿理解不同情绪的特征和应对方法。
* 讨论小怪兽的不同情绪,如开心时跳起舞来,生气时吼叫等。

五、自我情绪管理:* 教导幼儿一些自我情绪管理策略,如:
* 深呼吸:当生气或害怕时,可以深呼吸来平复情绪。
* 找人倾诉:当难过时,可以找亲人或朋友倾诉。
* 转移注意力:当情绪不好时,可以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,如玩玩具、画画等。

六、同理心培养:* 讨论他人不同情绪时的感受和反应。
* 鼓励幼儿帮助情绪低落的朋友,如安慰、拥抱等。
* 游戏“情绪传话筒”:让幼儿依次说出一个情绪,传递给下一个人。

七、活动延伸:* 绘画或制作情绪表情卡,帮助幼儿加深对情绪的理解。
* 设置“情绪角”,提供玩具、绘本等资源,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调节情绪。
* 与家长沟通,共同关注幼儿的情绪发展和引导。

教学反思:* 幼儿对情绪的理解和管理能力有所提高。
* 幼儿学会了识别、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。
* 幼儿培养了同理心和社会性交往能力。
* 教师需要持续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,及时给予引导和支持。
* 家园合作对于幼儿情绪管理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。

2024-12-28


上一篇:情绪管理绘本推荐:兔子教会你控制情绪

下一篇:自我情绪管理的五大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