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90


1. 活动目标认知目标:
* 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。
* 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。
* 掌握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。
情感目标:
* 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。
* 增强自信心和自尊感。
*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。
行为目标:
* 能够识别并表达自己的情绪。
* 会运用适当的方法调节情绪。
* 能够与他人建立融洽的关系。

2. 活动准备* 课件:心理健康知识、情绪调节方法、人际交往技能
* 材料:纸笔、白板、记号笔

3. 活动过程

第一环节:导入(5分钟)


* 播放励志视频或音乐,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。
* 导入:提问学生“什么是心理健康?”

第二环节:心理健康知识讲解(15分钟)


* 讲解心理健康的定义、特点和重要性。
* 介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,如焦虑症、抑郁症。
* 强调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。

第三环节:情绪调节方法(20分钟)


* 列举常见的消极情绪,如愤怒、悲伤、焦虑。
* 教授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,如深呼吸法、积极自我暗示法。
* 引导学生练习情绪调节方法。

第四环节:人际交往技能(20分钟)


* 讨论人际交往的重要性。
* 介绍基本人际交往技能,如倾听、沟通、同理心。
*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,模拟常见的人际交往场景。

第五环节:总结(10分钟)


* 回顾心理健康知识和情绪调节方法。
* 强调积极乐观心态和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。
* 布置作业: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作文。

4. 活动延伸* 成立心理健康小组,定期开展活动。
* 邀请专业心理健康专家来校讲座。
* 建立校园心理咨询室,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支持。

2024-12-05


上一篇: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

下一篇: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